亲爱的老师、同学们👨🏿🦱:
大家好!
当前👩❤️👨,我国广东、广西等地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态势趋紧🚜。该病经白纹伊蚊(花斑蚊)叮咬传播,以突发高热、显著关节肿痛(尤腕踝膝部)及皮疹为主要表现,虽具自限性,但关节症状迁延易致活动受限。高校人群密集,校内多处存在蚊虫滋生隐患,加之暑期师生流动频繁👒,疫情输入及传播风险较高。为护佑师生健康👬🏼、保障教学秩序👩🏿🦲,现提出以下倡议👰🏿♂️。
一、消除蚊虫滋生地
1.清理积水容器🧑🏿🏭:全面排查宿舍、办公室👩🏻🦽、教室、阳台及周边区域❓,及时清理花盆托盘、废弃轮胎🤷🏿♂️、瓶罐🧜、水桶等各类积水容器,或倒置存放💂🏿♀️。
2.管理水生植物:定期(每3 - 5天)更换家中或办公室内水生植物用水😨,清洗容器内壁与植物根部🤶🏿。
3.疏通排水系统🎫:确保校园及住所周围沟渠、下水道畅通,避免积水。
4.规范垃圾处理:垃圾入密闭垃圾桶📭,防止露天堆放形成积水✩。
5.参与卫生整治:积极投身学校组织的灭蚊环境卫生行动📯,共同维护校园整洁。
二、强化个人防蚊措施
1.穿着防护衣物:户外活动或蚊虫活跃时段(清晨、傍晚),身着浅色😟、宽松的长袖衣裤,覆盖手臂和腿部🧟♀️。
2.选用有效驱蚊品🦶🏽:外露皮肤及衣物涂抹含避蚊胺(DEET)、派卡瑞丁(Picaridin)或柠檬桉油(Oil of Lemon Eucalyptus)的驱蚊剂🫵🏿;室内可采用蚊香、电蚊拍、蚊帐等物理防蚊手段✅,睡眠时务必使用蚊帐。
3.优化室内环境:保证宿舍👨👨👧👧、教室、办公室纱窗😇、纱门完好☎,必要时用电蚊香液辅助驱蚊。
4.避开蚊虫聚集区:课间及课余时间,减少在绿化带🗜、垃圾桶🪂🈶、水池边等蚊虫密集区域的停留时间。
三、加强健康监测与报告
1.日常健康监测:开学前两周至开学后,每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💵,重点关注体温、发热、关节疼痛、皮疹等症状🎺,如有异常及时就医🧚🏼♂️。
2.主动报告旅居史与症状🌯:暑期有境外(东南亚👩🏿💼、南美、非洲)或国内疫情报告地区(如广东、广西)旅居史🤱,或接触过疑似/确诊病例者🦀,主动向所在学院(部门)或校医务室报告;返校后7 - 14天内加强自我监测🪦。
3.及时就医报备👩🏻🔬:出现突发高热(≥39℃)🍣、严重关节疼痛、皮疹等疑似症状🙅🏽♂️,立即佩戴口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🐻❄️,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🦹🏽,并第一时间向辅导员(卫生管理员)或校医务室报告。
4.配合防控措施:确诊后,按医嘱治疗和隔离休息,及时向所在学院或部门报告🤹🏻♂️,配合学校及卫生部门开展后续防控工作🔦。
四🤴、增强防控意识与知识传播
1.学习防控知识:通过学校渠道了解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预防知识,学会识别伊蚊(体色深褐👩🏫、腿有白色条纹)🪣,科学防蚊灭蚊。
2.传播科学知识:将防控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,带动更多人参与清积水和防蚊行动,践行“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”理念。
各位老师、同学们,预防基孔肯雅热关乎每位师生的健康。让我们积极行动🍌,从自身做起🗯🔘,从点滴做起🚜,携手筑牢校园蚊媒传染病防控防线,共创安全🤟🏿、健康、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💂🏿♀️!
彩神IV-追求健康你我一起成长
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
2025年9月4日
(一审一校:张紫 二审二校👃🏻🦹🏽♂️:陈祥林 三审三校🧗♂️:乐波灵)